
泰州市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情况
文章来源:本站 更新日期:2021-06-07 编辑:技术 点击:154
一、优质粮食工程实施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
(一)项目实施进展情况
⒈“中国好粮油”行动创建示范县项目
兴化市2017-2019年连续三年获批省“中国好粮油”行动创建示范县,江苏楚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单位。截止4月底,项目建设总进度已完成95%,预计5月底前完成三个年度全部项目建设任务,计划7月底前邀请省局专家对三个年度的项目一并进行项目验收。
靖江市2018-2020年连续三年获批省“中国好粮油”行动创建示范县,江苏华穗粮食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。2018年度“好粮油”项目完成项目建设,3月19日市局邀请省局相关专家对该年度项目进行了项目验收,提出了整改意见,目前正在进行整改;2019年度“好粮油”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;2020年度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正在实施中。
⒉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
兴化2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、靖江1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姜堰5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全部按期建成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。
⒊粮油质监体系建设项目
全市共有6家质检机构参与质检体系建设,截止2020年底,6家质检机构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。
(二)项目取得的成效
一是提升了兴化大米、靖江弱筋小麦品质。
优粮优产是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的基础。通过开展“兴化大米”产学研合作,研发筛选出适合兴化土壤、生态环境的兴化大米新品种;建立“兴化大米”质量标准,建设了稻米质量检测中心,兴化大米生产规范、标准、规程更加完善。通过开展弱筋小麦品种筛选实验,靖江市优质弱筋小麦生产规范、标准、规程更加完善;建立了多个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,示范引领靖江市弱筋小麦种植。兴化、靖江两地均建设了质量追溯系统。以上项目的实施,提高了优质品种种植比例,提升了兴化大米、靖江优质弱筋小麦品质。
二是带动了订单农业规模式发展。
与种植农户开展订单收购合作,优粮优价,带动农户实现增收。兴化市2017年度好粮油项目完成小麦2.26万吨、稻谷2.66万吨的优质优价收购任务,累计发放加价款1000万元;2018年度好粮油项目完成小麦2.6万吨、稻谷2.8万吨的优质优价收购任务,累计发放加价款1000万元;2019年完成稻谷3.57万吨的优质优价收购任务,累计发放加价款1300万元。靖江市2018年度好粮油项目完成小麦1万吨、稻谷2.5万吨的预定优质优价收购目标,累计发放加价款600万元;2019年好粮油项目实现小麦3万吨、稻谷2万吨的优质优价收购任务,累计发放加价款700万元;2020年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优质优价收购稻谷2万吨,发放加价款200万元,。优粮优购的实施,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,提升了兴化、靖江地区优质小麦和稻谷的播种比例,农户开展订单农业的积极性有所提高。
三是提升了区域优质粮食产品品牌影响力。
通过优化升级南方小麦市场交易平台,开设“好粮油”网上商城以及打造靖江市“好粮油”展示厅,大力宣传推广靖江优质农产品;加强了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,创建“东线一帆”“苏稻长”大米品牌,开设靖江华穗粮油品牌旗舰店,提升靖江农产品品牌形象;召开了中国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靖江好粮油推介会,推介了靖江优质弱筋小麦产业及靖江粮食物流产业,放大了靖江小麦品质和流通优势,扩大了靖江弱筋小麦流通产业影响力。
四是提升了粮食产业化和收储现代化水平。
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,为种粮农民提供“代清理、代干燥、代储存、代加工、代销售”等“五代”服务,并逐步实现“功能延伸”,服务范围扩展到提供市场信息、种子等,推广订单农业等业务,最终实现增强农民市场议价能力,促进粮食提质进档,推动节粮减损和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,促进农民增收,解决种粮农户的粮食收储问题,更好地为种粮农民售粮提供服务,有效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,提高粮食收购质量,提升粮油品质。
⒊存在问题
一是项目规划不够准确。从我市四年的“中国好粮油”行动计划方案来看,项目任务申报过于仓促,基层追求大而全,多点开花,个别子项目超出自身承受能力,后期不得不进行项目建设内容变更。
二是项目推进不够连贯。2019年机构改革,加之兴化部分企业清理整顿,“好粮油”项目推进一度放缓,拖延了总体进度。
二、经验体会
一是组织领导到位。成立泰州市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小组,统筹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工作。组织人员多次赴项目建设地区实地调研,实行项目建设月度督查制度,每月督查、通报项目建设情况,对项目建设提出明确要求,从源头上把控项目建设要求,打造精品工程。
二是紧扣区域特色。在项目规划上充分挖掘我市稻米、小麦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,突出“兴化大米”品牌建设、戴窑粮食交易市场“水上米市”建设,创建靖江“东线一帆”和“苏稻长”大米品牌,依靠龙头企业骨干引领,积极完善粮食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,着眼长远进行科学规划。
三是密切沟通协调。加强与市财政、政务办等部门的沟通,积极争取在资金拨付、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指导,项目建设规范进行。实行“好粮油”行动项目资金专户管理和专账记载,严格规范项目资金拨付流程,做到专款专用、专账核算、专人审批、专项支出。
四是坚持质量为先。坚持项目建设质量为先原则,科学分解、有序推进项目建设,建设成效初步彰显。戴窑粮食交易市场内集检测、研发、交易和展示于一体的“四大中心”初步建成,兴化“水上米市”功能得到提升;“兴化大米”品牌建设成效显著,营销网络初步形成,产品辐射苏南、浙江、上每等多个大中型城市;“兴化大米质量可溯源系统”初步建成,实现基地水稻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产业可视化追溯。
三、相关建议
一是充分考虑地区粮食产业的差别化。苏南、苏中、苏北粮食产业发展不均衡比较明显,销区和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别,在项目安排上应有所侧重。
二是避免大而全的发展误区。突出在重点方向上精准发力,树立精品意识,在项目质量和效果上下功夫,努力避免出现往年在项目申报上追求“大而全”,却导致“大而慢”“全而不精”的局面。
三是政策引导和项目指导同样重要。“优质粮食工程”涉及内容广泛,基层市(区)、企业对政策把握难免有所欠缺,建议省局进一步加强申报前的工作指导、实施过程中的工作督导、验收过程中的把关指导,从而促进“优质粮食工程”行稳致远。